分享:
红血丝,也称为“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俗称“高原红”或“红脸蛋”,是由于面部毛细血管长期持续扩张所导致的一种皮肤状况。这类皮肤通常较为薄弱且敏感,在遇到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或温度骤变等情况时,面部潮红现象会更为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强脉冲光(IPL)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其治疗原理是什么?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弥漫性潮红及肉眼可见的毛细血管扩张,颜色通常为红色、紫红色或蓝紫色。根据扩张血管的形态特征,毛细血管扩张可分为点状、线状、树枝状和丘疹状。该病多见于面部,尤其是鼻部、面颊中部和下巴等部位。扩张血管的直径一般在0.1~1.0mm之间,涉及扩张的小静脉、毛细血管或小动脉。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三种常见类型
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病因较为复杂,总体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毛细血管扩张通常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导致的皮肤角质层薄弱以及毛细血管舒缩功能缺陷有关,使得血管扩张后难以正常收缩。继发性毛细血管扩张则更为常见,多由以下因素引起: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血液循环障碍、过度去角质以及敏感性皮肤等。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高原红、面部潮红和炎症性发红等。
毛细血管扩张在健康人群中也较为常见。
临床上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方法多样,包括外用药物、系统用药、激光治疗、硬化治疗及电外科手术等。然而,随着医美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电治疗凭借其恢复期短、疗效显著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红血丝的常规方法。
根据《激光美容相关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24版)》,光电治疗目前已成为毛细血管扩张治疗的首选方法。光电治疗可分为选择性和非选择性两大类。选择性光电治疗包括脉冲染料激光、长脉宽YAG激光、KTP激光、半导体激光和强脉冲光等;非选择性光电治疗则包括CO₂激光、氩激光等。总体而言,光电治疗的有效率在53.3%~100%之间。
强脉冲光(IPL)基于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利用光热凝集效应实现治疗效果。其特定波长的全波段强光可被氧合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导致血红蛋白凝结,从而有效治疗毛细血管扩张。氧合血红蛋白在500nm~600nm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吸收率。相比之下,黑色素细胞对紫外线光(240nm~360nm)的吸收最为显著,而皮肤对光热的吸收主要由黑色素细胞决定。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只要选择合适的波长并达到适当的组织深度,扩张的毛细血管即可得到有效治疗。
有研究纳入了144例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系统药物治疗,使用富含维生素K1和蘑菇葡糖的医学护肤品(薇诺娜舒颜祛红血丝修复霜),每晚洁面后涂抹于面部,连续使用一个月,使用剂量为0.1ml/cm²。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光子嫩肤仪治疗。研究旨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临床数据显示,使用强脉冲光治疗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远高于系统药物治疗组。
1、强脉冲光的应用:
强脉冲光是治疗浅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的首选方案。对于较粗大的毛细血管,脉冲染料激光是更优的选择,但可能会引发肿胀或紫癜等不良反应。通常,使用较短脉宽进行治疗时容易出现紫癜,而采用较长脉宽和较低能量则可有效减少紫癜的发生。
2、波长和脉宽的选择:
在使用强脉冲光治疗红血丝时,应根据患者肤色选择合适的波长:肤色较浅者宜选择较短波长(如560nm),而肤色较深者则适合较长波长(如590nm)。对于直径较大的血管,建议采用长脉宽进行治疗,治疗终点反应为血管颜色即刻加深;而对于细小血管,则可选择较短脉宽,治疗终点反应为血管边缘模糊甚至血管完全消失。
3、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血管吸收能量后的瞬间变化,这对于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治疗至关重要。同时,不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将能量从低到高逐渐增加并反复多次照射。
参考文献:
1、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光电治疗进展
2、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
3、激光美容相关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24版)
4、强脉冲光子嫩肤仪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症的价值探讨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芙迈蕾
苏州芙迈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核心创始团队来自北京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芙迈蕾以合规为基础,以产品力为核心,专注于高端医美光电设备的设计、研发及应用落地,致力于成为全球高端医美光电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诊疗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以及医美数据整合平台的开拓者。
通过攻坚一系列底层的关键技术,芙迈蕾现已自主研发出皮秒激光治疗仪、长脉冲激光治疗仪、强脉冲光治疗仪、光声成像皮肤检测设备和冷空气治疗仪等多款高端医疗设备,并持续深耕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用更优质的技术解决方案,造福广大的求美者。
坚持科技向善,芙迈蕾将携手产业和生态合作伙伴,为全球医美市场带来更多安全有效的医美光电设备与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